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激发“头雁”领航动能 ——湖南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学员赴浙江开展体验式培育

  


  (培训办  朱创)2025年4月24日至28日,湖南农业大学组织湖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60余名学员赴浙江省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奋勇担当乡村振兴使命”主题体验式培育。通过实地观摩、专题授课、案例研讨等形式,带领学员深入学习浙江在乡村生态治理、产业融合、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湖南乡村振兴注入新思路、新动能。


实地探访“两山”理念示范村,感悟绿色发展密码

学员们走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了解其从矿山关停到生态旅游的蝶变历程。余村通过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实践,让学员深刻领悟绿色发展内涵,感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路径。

在安吉刘家塘村,学员们学习“导师帮带制”对乡村治理的推动作用,该村通过传帮带机制培养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此外,余杭区径山村依托径山茶与禅文化打造“未来乡村”九大场景,以及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协商模式,为学员们提供了党建引领、村民共治的鲜活样本。


专题授课解码“余杭模式”,探索乡村运营新范式

在杭期间,特邀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共富学院副院长季宗富,以及余杭区永安村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进行专题授课。

季宗富以《运营改变乡村——浙江乡村经营的探索实践》为主题,从“什么是乡村运营、如何乡村运营、谁来如何乡村运营”等维度,围绕乡村业态和乡村运营、乡村运营基础和品牌化建设、浙江乡村运营的探索与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享讲授,阐述了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从而实现村级组织、运营主体、村居住民三者共赢的运营方式。刘松则分享了担任永安村乡村CEO的实战经验,系统解析了永安镇“三化互促”,即品牌化引领、数字化支撑、组织化创新,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稻”路。

产业基地观摩,激发创新实践灵感

学习期间,还组织参观了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余杭永安稻香小镇、中国茶叶博物馆等标杆性产业基地,深入学习浙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进经验,感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感悟乡村产业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式发展。


“5天的体验式培育,跟着老师玩转知识副本,从课程设计到实战演练,简直是‘学习特种兵’沉浸式体验!也要给同行的同学们的“头脑风暴”点32个赞,每天交流完都感觉自己的知识库疯狂扩容,连做梦都在消化金句!这次暂时解散不是终点,而是下次‘网友奔现’的预告。”学习返程时,学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浙江案例凸显了“特色产业筑基、文化价值增值、三产融合增效”的发展逻辑,学员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坚定了“头雁”领航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千万工程”经验为蓝本,结合湖南资源禀赋,在生态治理、产业融合、乡村运营等领域探索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头雁”力量。


  • 【作者】
  • 【时间】2025-04-30 09:15:23
  • 【信息来源】
  • 【编辑】
  • 【点击】
  •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