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光明网】湖南农大3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0余人次

    光明网讯(记者禹爱华 通讯员谷祥云、裴昌胜)—“……今天/我是新型职业农民/我有锄头和种子/还有技术和思想/我骄傲/我的身份是职业农民。”12月9日,来自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的216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在长沙市第二届第一阶段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声情并茂、胸潮澎湃地朗诵着患脑溢血躺在医院里的长沙市生产经营型巾帼带头人培训班学员邓立军的诗歌,激起了在场所有学员和前来参加会议的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邹冬生、湖南省农委科技教育处处长蔡小汉、调研员曾鸽旗,长沙市农委副主任刘军、科技教育处处长夏礼明,湖南农业大学农村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谷祥云的热烈掌声。

  下午,来自全国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的革命老区平江县也组织了50名学员前来湖南农业大学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至此,从2014年以来的短短三年里,湖南农业大学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个,为省内外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领军人才10000余人次,为农民和农业创造效益逾亿元。

  湖南农业大学邹冬生教授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与创新时期,“十三五”时期长沙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长沙。长沙农业的发展与长沙人民的生活爽不爽息息相关。农业本身具有产品提供、环境调节、文化艺术、生态支持四大功能,具有产业和公益双重属性,但是目前农业的发展基本是集中在产品提供一个功能,存在严重的“ 收益外泄” 和“成本外摊”,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农业产业属性逐步弱化,公益属性不断强化,未来农业公益属性将占农业属性主导地位。现代农业需要从粮食安全方式、农业效益来源、资源利用路径、生产经营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农业政策保障等方面实现转型,从投资、生产、经营方面实现现代农业的创新。 生产内容创新上需要开展传统农业产品特色化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多功能开发和大力推进新兴的创意农业,生产方式上则需要努力实现大宗农产品规模标准化生产、小宗农产品精细特色化生产、新兴农产品集成创意化生产。

  对接国家和社会需要,顺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湖南农业大学的培训着力在村官提质、村民强基、产业增效、创新驱动四大工程上下功夫,培训层次丰富、师资配备精准、授课形式多样、持续服务到位,成为引领三湘四水、享誉大江南北的农业领域培训优势品牌。省内来说,既有湖南省扶贫办主办的湖南省贫困村经营管理型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省“十三五”扶贫计划编制暨雨露计划实施人员业务培训班,也有湖南省农委有关单位主办的湖南省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骨干培训班、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骨干培训班,以及湖南省农广校主办的湖南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长沙市农委主办的长沙市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生态种养专题班、“水稻+”稻田生态种养班、长沙市望城区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班、长沙市妇联主办的长沙市生产经营型巾帼带头人培训班以及其他市县组织的培训。省外来说,既有大江以南东南发达省域的浙江温州市粮食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慈溪市现代农业高级培训班和江苏无锡市农经系统干部培训班,也有广西三江、融安、鹿寨县的水产畜牧技术与行业管理学习培训班,柳州市农广校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培训班,贵州省瓮安、荔波、龙里县的基层农技干部培训班,还有大江以北的山东省利津县农业局机关干部素质提升班、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长沙高级研修班、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农技人员高级培训班、青海省农技干部知识更新专题培训班等培训形式,以及来自高职院校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师资能力提高班。

     光明网:http://difang.gmw.cn/hn/2016-12/12/content_23244869.htm

   

  • 【作者】
  • 【时间】2016-12-30 16:25:00
  • 【信息来源】
  • 【编辑】
  • 【点击】
  •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