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长沙11月4日电(记者禹爱华 通讯员裴昌胜)“芙蓉国里尽朝晖”,浏阳河畔论继教。11月3日-4日,40余所全国农林高校和部分综合院校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分管校领导、学院负责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继续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代表100余人齐聚长沙浏阳河畔的湖南农业大学,共话继续教育发展,围绕“互联网+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扶贫”、“继续教育融合式发展”等主题交流经验、深谋远虑。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农业名校、农业特色鲜明的重点大学、人才辈出富有潜力的学校和继续教育成效显著的高校,已累计培养成教生、自考生约10万人,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余万人次,其中不乏像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王先荣,三任全国人大代表黄培劲等一批批优秀自考生。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周清明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陈述了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容。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把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顺应科学人才观的大势,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当也可以起好带头引领作用和中流砥柱作用,农林院校在新时代中大有可为可担重任。
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华副校长认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给出了“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办好开放大学,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等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任务清单。高校要根据政府、行业、企业、学习者、市场等因素,整合好继续教育资源,按需求设计好、建设好资源体系,分类分层次建设好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农林继续教育发展需要明确职责与定位,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方面着力;积极主动参与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学习贯彻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大胆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稳步试点“学分银行”。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詹小平表示,湖南省教育考试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省年度教育考试规模保持在220万人次以上,并逐步形成了与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相适应、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考试体系, 创造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成绩和经验,被誉为招生考试的“湖南模式”。湖南农业大学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助学、教学管理、考试命题、教材建设及非学历教育培训等方面积累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已经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为全省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来,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等措施,办学规模稳步增长,规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作为我省首批综合学业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课程学分认定、过程性评价、计算机化考试试点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荣获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示范学习服务中心等2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成为省内继续教育的一面旗帜。
人们的闲暇时间用来干什么?华东师范大学高志敏教授提出的问题激发大家的思索也引出了他对“学习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专家报告主题的深入阐述。他梳理、勾勒了学习型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厚意义,激情洋溢、旁征博引、富于智慧的演讲博得了会场的阵阵掌声。他强调,人的学习有着成就和完善人性、人格的重要意义,能够让自己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而且指向未来发展的丰富的不可确定性。学习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又有助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息息相关。
本次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继续教育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由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继续教育研究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会议评选了优秀论文并进行了表彰。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邹冬生主持大会开幕式。
继续教育学院转自2016年11月04日光明网 作者:裴昌胜
网页链接:http://difang.gmw.cn/hn/2016-11/04/content_22831400.htm)